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追问

被引:11
作者
李召存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关键词
课程知识; 教育学属性; 意义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从方法论上看.当前有关课程知识的许多研究似乎仍属于一种"外推式"而非"内生式"研究,缺少一种教育学的学科内在立场,缺少对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的关注。虽然可分别从课程编制理论和批判课程论的理路中。梳理出有关课程知识与一般性知识经验的划界理解,但前者体现的是心理学视角,而后者体现的是社会学视角。基于教育学的立场,我们认为。意义性是课程知识教育学属性的一种应然定位。它主要是指课程知识所具有的能够对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和生存意义建构给予关照的一种价值性特征。首先表现为课程知识不能成为规训、压迫学习者心灵、精神、语言、身体等各方面的异化力量,其次表现为课程知识要为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提供一种意义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14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道.[M].金岳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教科书政治学.[M].()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生活体验研究.[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外国教育家评传.[M].赵祥麟; 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  
知识与控制.[M].麦克·F.D.扬(MichaelF.D.Young)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教育哲学.[M].周浩波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  
中国现代哲学史.[M].冯友兰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0]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瑞士]荣格(Jung;C·) 著;黄奇铭 译.工人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