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楠
许修宏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再生; 黑木耳;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9.07.008
中图分类号
S646.6 [木耳(云耳、黑木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用浓度为0.6mol·L-1的MgSO4·7H2O渗透压稳定剂配制浓度为1.5%的溶壁酶,在pH6.0,30℃条件下酶解3h,黑木耳原生质体产量达到最高值为9.2×106个·mL-1。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MgSO4·7H2O0.15%,蛋白胨0.1%,KH2PO40.1%,琼脂2%,甘露醇0.6mol·L-1,在此培养基中的再生率为33.09%。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食用蕈菌生物技术及应用.[M].刘祖同;罗信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食用菌研究法.[M].杨新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Fungal protoplast fusion - a revisit.[J].R. V. Muralidhar;T. Panda.Bioprocess Engineering.2000, 5
[4]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J].
李守勉 ;
李明 ;
邢蕾 ;
王俊玲 ;
张殿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5) :7770-7771
[5]   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因素 [J].
谭文辉 ;
李燕萍 ;
许杨 .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03) :263-265+258
[6]   微生物原生质体技术 [J].
孙剑秋 ;
周东坡 .
生物学通报, 2002, (07)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