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力新与多塞平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

被引:17
作者
宿长军
刘煜
李柱一
林宏
李宏增
苗建亭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
[2]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黛力新; 多塞平; 原发性失眠; 多导睡眠描记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05 [精神病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黛力新和多塞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1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普唑仑组和安慰剂组各60例,治疗12wk.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技术评价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28.33±3.48)和(14.84±5.31)min,P<0.01],觉醒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8.89±1.46)和(4.25±2.25)次;(56.33±6.92)和(22.45±8.15)min,P<0.01],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340.44±20.58和412.02±28.42;70.22±10.47和91.49±12.47,P<0.01);睡眠结构分析,浅睡较前减少,尤其Ⅰ期睡眠明显[(19.38±2.34)和(10.37±3.92)%,P<0.01],而深睡(Ⅲ,Ⅳ期)明显增加[(10.33±1.26)和(18.96±2.88)%,P<0.01],快速眼动睡眼相(REM)睡眠比例有所增加[(14.67±2.14)和(20.96±3.28)%,P<0.01].②阿普唑仑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睡眠潜伏期缩短[(29.13±4.36)和(12.45±3.17)min,P<0.05],总睡眠时间延长[(356.90±22.09)和(425.86±26.57)min,P<0.01],觉醒时间减少[(54.39±5.17)和(38.79±9.45)min,P<0.01],而睡眠效率没有明显变化;睡眠结构分析,浅睡(Ⅱ期睡眠)增加[(58.29±9.67)和(71.18±6.58)%,P<0.01],而深睡减少[(12.04±1.22)和(6.72±2.32)%,P<0.01],REM参数无变化;安慰剂组除睡眠潜伏期减少外,其余参数均无变化.结论:黛力新和多塞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 [J].
潘集阳 ;
赵耕原 ;
张晋碚 ;
麦慈任 ;
雷卓然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03) :22-23
[2]   黛安神 [J].
王莉青 .
中国新药杂志, 1999, (02) :48-49
[3]   青年学生失眠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刘贤臣,彭秀桂,郭传琴,吴宏新,刘德祥,李传奇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5, (04) :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