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12
作者
乔青 [1 ,2 ]
陆慕秋 [1 ,2 ]
袁弘 [1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2] 北京土人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水系与绿地系统规划所
[3] 北京土人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生态设计所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安全格局; “反规划”;
D O I
10.14085/j.fjyl.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对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起源、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重点综述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生态基础设施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团队将生态基础设施定义为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提出"反规划"理论是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途径,景观安全格局是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完成的相关案例,涉及全国、城市和场地等多个尺度;阐述了生态基础设施研究与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化遗产研究等相关研究的结合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 [J].
裴丹 .
城市规划, 2012, 36 (05) :84-90
[2]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2010年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J].
俞孔坚 .
建筑学报, 2010, (07) :30-35
[3]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乔青 .
城市规划, 2010, 34 (02) :19-24
[4]   国土尺度土壤侵蚀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J].
王萌萌 ;
李海龙 ;
俞孔坚 ;
李迪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12) :32-35+68
[5]   北京市浅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出路 [J].
俞孔坚 ;
袁弘 ;
李迪华 ;
王思思 ;
乔青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1) :3-8+20
[6]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李海龙 ;
李迪华 ;
乔青 ;
奚雪松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163-5175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城市废弃地修复设计——以天津桥园为例 [J].
俞孔坚 ;
石春 ;
林里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7) :18-22
[8]   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 [J].
俞孔坚 ;
奚雪松 ;
李迪华 ;
李海龙 ;
刘柯 .
人文地理, 2009, 24 (03) :11-16+116
[9]   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北京市东三乡之“反规划”案例 [J].
俞孔坚 ;
乔青 ;
袁弘 ;
闫斌 ;
李迪华 ;
刘柯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24-31
[10]   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 [J].
俞孔坚 ;
李博 ;
李迪华 .
城市规划, 2008, (10) :8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