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气能见度与污染物长期变化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被引:24
作者
林盛群 [1 ,2 ]
林莽 [1 ]
万军明 [1 ,3 ]
陈尊裕 [1 ]
桑雪芳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潮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3] 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低能见度; 光化学烟雾; 近地面臭氧; 硫酸盐; 香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香港天文台40年(1968~2007年)的能见度数据,中西区空气监测站24年(1984~2007年)的空气质量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香港地区大气环境状况与大气污染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香港地区1968~2007年间低能见度时数百分比平均每10年上升3.1%,其中,其上升趋势在1968~1989年较为平缓(平均0.7%/10a),20世纪90年代后(1990~2007年)则较为明显(平均7.3%/10a),且与地面臭氧浓度呈同步上升趋势.1993年前,低能见度时数百分比与NO2和NOx相关性显著,1993年后,与其相关性显著的污染物则是O3、SO2和NO2.这说明香港地区能见度的恶化在1993年前与光化学烟雾有关,但在1993年后则同时受光化学烟雾和与硫酸盐粒子有关的气溶胶烟雾的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米红,张文璋编著, 2004
[2]  
Long-term visibility trends in one highly urbanized, one highly industrialized, and two Rural areas of Taiwan[J] . Ying I. Tsai,Su-Ching Kuo,Wen-Jhy Lee,Chien-Lung Chen,Pei-Ti Che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7 (2)
[3]   Influence of regional pollution outflow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visibility in the coastal area of southern China [J].
Cheung, HC ;
Wang, T ;
Baumann, K ;
Guo, H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5, 39 (34) :6463-6474
[4]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nd non-urban areas in the Netherlands [J].
Van der Zee, SC ;
Hoek, G ;
Harssema, H ;
Brunekreef, B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8, 32 (21) :3717-3729
[5]  
Oxidation of sulfur dioxide in polluted atmospheres. A review. BUFALINI M.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