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4
作者
金江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Moran's I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 溢出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81 [基本建设计划与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1994-2008年珠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滞后模型更适合刻画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平均每增加1%,产出弹性将增加19.6%,其中10%来源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说明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能促进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J].
刘秉镰 ;
武鹏 ;
刘玉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54-64
[2]   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 [J].
胡鞍钢 ;
刘生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5-14
[3]   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实证 [J].
苏良军 ;
王芸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26-38
[4]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 [J].
陈钊 ;
陆铭 ;
金煜 .
世界经济, 2004, (12) :25-31+77
[5]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 Review Essay[J] . Edward M. Gramlich.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