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镇江雷暴气候特征及天气学预报方法分析
被引:19
作者:
孙翠梅
沈兴建
钱鹏
赵栋
田永飞
孙慧
机构:
[1] 镇江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天气学分型;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P457.9 [雷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雷暴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雷暴的发生发展地域性强,因此加强镇江本地雷暴特征的研究和预警工作十分必要。利用镇江市1959-2010年的雷暴气候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周期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季节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镇江市雷暴呈现出市区少、周边地区多的特点,其中句容雷暴发生频率最多且持续时间长。2)镇江市平均雷暴日数存在4a、6 a、10~12 a左右、准20 a的长周期振荡信号。从长周期分析,镇江市近几年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处于偏多周期时段。3)年平均雷暴日数距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21世纪的00年代是正距平,特别是2006-2010年连续5 a的平均雷暴日数都大于气候值,是雷暴频发时期;80年代、90年代为负距平。1963年的雷暴日数最多,有53.3天;1979年的最少,为15天。通过对1999-2008年镇江市地面观测资料的194个雷暴天气过程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镇江市的雷暴天气系统进行了分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报镇江市雷暴天气的思路,为开展雷暴预报预警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