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雷暴气候特征及天气学预报方法分析

被引:19
作者
孙翠梅
沈兴建
钱鹏
赵栋
田永飞
孙慧
机构
[1] 镇江市气象局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天气学分型;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P457.9 [雷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雷暴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雷暴的发生发展地域性强,因此加强镇江本地雷暴特征的研究和预警工作十分必要。利用镇江市1959-2010年的雷暴气候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周期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季节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镇江市雷暴呈现出市区少、周边地区多的特点,其中句容雷暴发生频率最多且持续时间长。2)镇江市平均雷暴日数存在4a、6 a、10~12 a左右、准20 a的长周期振荡信号。从长周期分析,镇江市近几年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处于偏多周期时段。3)年平均雷暴日数距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21世纪的00年代是正距平,特别是2006-2010年连续5 a的平均雷暴日数都大于气候值,是雷暴频发时期;80年代、90年代为负距平。1963年的雷暴日数最多,有53.3天;1979年的最少,为15天。通过对1999-2008年镇江市地面观测资料的194个雷暴天气过程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镇江市的雷暴天气系统进行了分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报镇江市雷暴天气的思路,为开展雷暴预报预警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宁地区雷暴天气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刘仙婵 ;
保广裕 .
青海农林科技, 2011, (04) :4-7
[2]   云南雷暴潜势预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J].
许迎杰 ;
尹丽云 ;
张腾飞 ;
王卫国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S1) :1-7
[3]   近57年江苏省雷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J].
刘梅 ;
魏建苏 ;
俞剑蔚 ;
张备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227-234
[4]   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张姣姣 ;
介玉娥 ;
陈兴周 ;
胡玉梅 ;
张艳玲 ;
王双霞 ;
周丹丹 ;
郭丽敏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1) :52-56
[5]   多普勒天气雷达与雷电预警关系研究 [J].
常越 ;
陈德生 ;
郭在华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1) :36-39
[6]   南昌地区近55年的气温与降水变化分析 [J].
冯敏玉 ;
魏丽 ;
胡逢喜 ;
万正 ;
肖金香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4) :781-784
[7]   冀南地区一次强雷暴过程分析 [J].
李卫英 ;
陈渭民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31 (04) :52-57
[8]   许昌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J].
王红燕 ;
吴璐 ;
王跃民 ;
王军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1) :56-59
[9]   济南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J].
李本亮 ;
李艳平 ;
杨芙蓉 ;
胡鹏 .
山东气象, 2007, (02) :31-32+42
[10]   苏州地区雷电分布规律分析 [J].
李霞 ;
汪庆森 ;
巩晴霞 ;
曾山泊 ;
肖稳安 .
气象科学, 2006, (04) :44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