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新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的C核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崇仁
王德祖
吴大刚
郝小江
周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贵州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化学位移; 谱线位移; 核磁共振; 生物碱; 新乌头碱; 低场; 二萜; 萜类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云南药用乌头属植物中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乌头碱(aconitine,1),滇乌碱(yunaconitine,3),黄草乌碱甲(vilmorrianine A,5)、碱乙(vilmorrianine B,即karakoline,8)、碱丙(vilmorrianine C,7)、碱丁(vilmorrianine D,9)和鹤乌碱(scopaline,10)及3-乙酰乌头碱(2),3-乙酰滇乌碱(4)和3-乙酰黄草乌碱甲(6)的13C核磁共振谱。根据偏共振去偶及取代基加和律计算,并与类似物比较,对这些化合物各碳原子的共振讯号给予了指定,且进一步确定了新生物碱3,5,7,9的结构。对1,3,5,8及2,4,6中的羟基和乙酰基取代效应也作了分析,并通过对1,3,5及2,4,6的比较而修正了Pelletier对1中C2和C12化学位移的指定。还证明8中因C1为α-OH而形成分子内氢键,使A环呈船式构型,所以A环上碳的化学位移与一般的椅式构型有显著差异。本文还报道了从鹤庆紫草乌(Aconitum episcopale Levl.)中分到的一新生物碱——鹤乌碱(scopaline)。根据红外光谱、质谱及1H和13C核磁共振谱,确定其结构为10。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2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