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违规行为

被引:6
作者
高雷 [1 ]
罗洋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
[2] 汕头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董事会; 上市公司; 违规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规模、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成员的报酬对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起着显著的约束作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部分分离的治理形式,并不是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重要因素。改变中国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规避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现状而言,更为重要。应该适当增加董事的持股比例,这样才能充分激励董事了解和监督公司运营,从而约束管理层的违规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 [J].
杜胜利 ;
翟艳玲 .
管理世界, 2005, (08) :114-120
[2]   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 [J].
李常青 ;
赖建清 .
金融研究, 2004, (05) :64-77
[3]   董事报酬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经验研究 [J].
于爱红 ;
王学峰 ;
邹风 .
北方经贸, 2004, (02) :14-16
[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J].
张立民 ;
钱华 ;
李敏仪 .
审计研究, 2003, (05) :10-15
[5]   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J].
于东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29-41+205
[6]   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 [J].
沈艺峰 ;
张俊生 .
证券市场导报, 2002, (03) :21-25
[7]   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 [J].
孙永祥 .
经济研究, 2001, (01) :45-53
[8]   董事会规模、公司治理与绩效 [J].
孙永祥 ;
章融 .
企业经济, 2000, (10)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