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京福高铁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黄山市为例
被引:44
作者:
穆成林
[1
,2
,3
]
陆林
[1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阜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京福高铁;
目的地区域;
空间结构;
旅游流;
黄山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化发展,旅游发展新要素的介入,目的地旅游发展产生新变化。以黄山市为案例地,京福高铁开通前后为时间分割点,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检索获取旅游者空间流动轨迹及相关出行属性数据,利用Excel、SPSS、SNA、GIS和Corel Draw等方法,探析京福高铁对黄山市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铁开通后,国内客源市场半径向外延伸,且高铁沿线福建、山东、北京等省市客流量出现"逆衰减"现象。2)高铁开通后,旅游目的地区域节点数量改变,空间范围扩展。整体网络流量在高铁开通前后都呈现高频节点对以区域间组合(黄山+长三角、黄山+江西省域)为主、区域内组合为辅(黄山+合肥、池州、宣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网络功能发育欠完善,网络结构分层明显。高铁开通后,整体网络核心区发生改变,核心节点空间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松散,旅游辐射效应较弱。目的地区域核心节点和重要节点的程度中心性值变化较大,核心中介节点较少,核心节点结构洞水平较高,功能突出。3)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呈现"板块式"的发展格局,包括黄山+长三角地区,皖南旅游区(黄山+池州、宣城)、黄山+江西省域三个板块,目的地区域整体空间结构由"单核-外围"向"双核-外围"变化,由凝聚趋向扩展,空间发展模式发生改变。探析高铁对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可为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22 / 2136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