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组织中线粒体形态结构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正蓉
申洪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2] 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广州
来源:
关键词:
大肠腺癌;
体视学;
图像分析;
线粒体;
D O I:
10.13505/j.1007-1482.2002.02.005
中图分类号:
R735.34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从三维水平定量揭示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上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阐明其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方法:手术大肠腺癌8例,肠镜大肠腺瘤8例,大肠癌正常粘膜8例。按体视学原理和方法在电镜下随机摄片,以胞浆为参照空间,测试腺上皮细胞中形态正常的和空泡变性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平均自由程(λ)、形状因子(PE)、改良形状因子(pe)、规化形状因子(RFF)、平均体积(v)及平均表面积(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线粒体的 SV、NV、pe、RFF在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化线粒体比较,三组间Vv、Sv、λ、PE、pe、RFF、v、s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线粒体比较,三组间Nv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腺瘤线粒体增生明显,其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腺癌和正常组织增大,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大肠腺癌癌细胞线粒体减少,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正常及腺瘤减弱,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线粒体空泡化普遍存在于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其形态更趋向于圆形。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