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朱士江 [1 ]
孙爱华 [1 ,2 ]
张忠学 [2 ]
王忠波 [2 ]
杜平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湿润灌溉; 间歇灌溉; 控制灌溉; 寒地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两年试验对黑龙江省主要稻区现行的3种节水灌溉模式及淹水灌溉进行综合研究,重点分析了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株高及产量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4种灌溉模式中,湿润灌溉有效分蘖率最高,淹灌最低,控制灌溉与间歇灌溉相差不大;各灌溉模式株高变化趋势相同,都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略微有所下降,在拔孕期以前,淹灌株高一直大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株高。在抽开期、乳熟期及黄熟期,则是湿润灌溉株高大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而淹灌株高则小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湿润灌溉的最终的产量最高,间歇灌溉次之,淹灌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分蘖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水稻需水规律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于靖 ;
徐淑琴 ;
高婷 .
节水灌溉, 2012, (07) :21-23
[2]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应用分析 [J].
李丹 ;
郭富庆 ;
董霖 ;
黄彦 ;
詹红丽 .
节水灌溉 , 2011, (11) :63-66
[3]   三江平原水稻水分生态效益试验研究 [J].
孙爱华 ;
朱士江 ;
张忠学 .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29 (03) :109-111+139
[4]   三江平原不同灌溉模式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 [J].
朱士江 ;
孙爱华 ;
张忠学 .
节水灌溉, 2009, (11) :12-14
[5]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J].
刘广明 ;
杨劲松 ;
姜艳 ;
张秀勇 .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06) :49-52+55
[6]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张荣萍 ;
马均 ;
王贺正 ;
李艳 ;
李旭毅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144-150
[7]   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茆智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07) :8-16
[8]  
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研究与分区灌溉评价.[M].李芳花; 吕纯波; 司振江; 编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其时空变异理论与应用.[M].峁智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