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适度性的甄别模型构建与运用

被引:16
作者
王少华
郭伟
黄贤环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股东价值最大化; 金融化适度性; 甄别模型;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20.04.002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企业适度金融化是维持利润增长的同时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视角对企业金融化适度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模型对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性进行甄别。结果发现:从2008—2017年,中国实体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不断深化,整体上已呈现出过度金融化的特征;且过度金融化企业占比接近一半,其中2008年过度金融化企业占比最高,201 3年开始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从未过度金融化转向过度金融化以后,企业的金融资产规模会显著增大;同时,过度金融化会降低企业主业利润占比,增加金融渠道获利,减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降低全要素生产率,阻碍企业发展;而未过度金融化则会提升主业利润占比,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企业发展。研究结论为金融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测度方法,对科学甄别和有效监管企业过度金融化,防止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我国金融化水平的度量与分析 [J].
郝芮琳 ;
陈享光 .
改革, 2019, (05) :92-101
[2]   谁更过度金融化:业绩上升企业还是业绩下滑企业? [J].
黄贤环 ;
王瑶 ;
王少华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 21 (01) :80-94+138
[3]   制造业还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吗 [J].
王展祥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06) :11-22
[4]   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J].
李诗琪 ;
杨晨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6) :84-92
[5]   从微观视角理解经济“脱实向虚”——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述评 [J].
戴赜 ;
彭俞超 ;
马思超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 (11) :31-43
[6]   国企混改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 [J].
杨兴全 ;
尹兴强 .
管理世界, 2018, 34 (11) :93-107
[7]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双向溢出效应——基于BEKK-GARCH模型和溢出指数法的实证研究 [J].
谭小芬 ;
张峻晓 ;
郑辛如 .
中国软科学, 2018, (08) :31-48
[8]   产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市场效应与持有动机 [J].
闫海洲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8, 53 (07) :152-166
[9]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韩克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2) :31-38
[10]   过度金融化问题 [J].
刘锡良 .
财经科学, 2017, (05)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