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17
作者
伍家和 [1 ]
李宗宇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西南录井公司
[2]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溶洞描述技术; 测井识别模式; 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溶洞识别模式; 三维定量建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主要储油空间和渗流空间由大型溶洞和与之相连的裂缝带组成。如何识别、有效预测大型溶洞是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关键。以古溶洞系统发育模式为基础,结合溶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育规律,以建立溶洞系统测井识别模式为突破口,结合利用地球物理、生产动态特征,建立落水洞、潜流洞、溶道、表层溶蚀带、洞边缝5种溶洞综合识别模式。研究溶洞系统纵向上和平面上发育分布规律,利用定量建模技术建立溶洞系统三维定量模型,在塔河油田T607-S76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3年实际检验中单井吻合程度达97%,缝洞体吻合程度很接近实际。对研究溶洞发育展布规律和类似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6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Controls on Reservoir Quality of an Uper Jurassic Reef Mound in the Palmers Wood Field Area, Weald Basin, Southern England. S. Qing Sun,and V. Panl Wrigh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8
[2]  
Paleocave Carbonate Reservoir: Oringins, Burial-Depth Modifications, Spatial Complexity, and Reservoir Implication. Loucks R G.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9
[3]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方法 [J].
王光付 .
石油学报, 2008, (01) :47-51
[4]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地震响应特征及预测 [J].
闫相宾 ;
管路平 ;
王世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828-835
[5]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 1991
[6]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 [J].
张淑品 ;
陈福利 ;
金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2) :175-180
[7]  
古岩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 )詹姆斯(James,NoelP.),( )肖 凯(Choquette,PhilipW.)著, 1992
[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J].
张希明 ;
朱建国 ;
李宗宇 ;
杨坚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21-24
[9]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识别及预测 [J].
李宗杰 ;
王勤聪 .
新疆地质, 2003, (02) :181-184
[10]   利用地震信息检测碳酸盐岩溶洞 [J].
张旭光 .
石油物探, 2002, (03) :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