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气络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4
作者
张明泉 [1 ]
赵玉堂 [1 ]
张再康 [1 ]
袁鹰 [2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 清河县第二医院
关键词
气络; 代谢组学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说认为凡久病、久痛诸症,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其理论尤在指导疑难杂症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络病理论的现代研究也很多,大多围绕"血络"进行研究,虽有人提出了"气络"的概念,但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亟待解决的的问题。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气络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够阐明许多过去未曾解释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有可能为应用气络理论防治多种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905 / 290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性脑梗死毒损脑络机制探析 [J].
刘超 ;
张允岭 ;
陶冶 ;
陈志刚 ;
郭蓉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4) :221-224
[2]   气络与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关系的探讨 [J].
张明泉 ;
温瑞书 ;
王亚利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08) :1050-1051
[3]   从肝气郁结证入手探讨脑络受损的可视性依据 [J].
刘子旺 ;
张允岭 ;
郭蓉娟 ;
王玉来 ;
王爱成 ;
单保慈 ;
姚斌 ;
尹岭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8) :519-521
[4]   痰滞气络浅探 [J].
夏晨笑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 (06) :667-667
[5]   络病理论体系的构建附视频 [J].
吴以岭 .
疑难病杂志, 2005, (06) :349-350
[6]   中医络病研究现状的思考 [J].
曾志勇 ;
马维骐 ;
许勇 ;
罗友华 ;
李洁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2) :1-2
[7]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 [J].
王永炎 ;
常富业 ;
杨宝琴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3) :1-6
[8]   蜈蚣提取液对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研究 [J].
张明泉 ;
王亚利 ;
温瑞书 ;
张凯 ;
闫翠环 .
河北中医, 2004, (09) :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