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荒漠草原“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旱作技术研究
被引:6
作者
:
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贾明
赵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赵和平
孙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孙杰
阿拉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阿拉塔
温素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温素英
机构
:
[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来源
:
草原与草坪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荒漠草原;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
旱作技术;
D O I
:
10.13817/j.cnki.cyycp.2006.06.005
中图分类号
:
S548 [其他饲料作物];
学科分类号
:
090503 ;
0909 ;
摘要
: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是优良的旱生牧草,但其果实带毛、粘连,不适宜机械播种,而且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湿度,在荒漠草原地区直接播种,建立旱作人工草地难度很大。采用育苗,机械化植苗技术,在撂荒、退耕地建立旱作人工草地,具有成活率高、速度快,操作性强、成本低、简单易行的特点,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效益显著,为荒漠草原地区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可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