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中雾滴表面诱导电荷对雾滴破碎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王贞涛 [1 ,2 ]
董庆铭 [1 ]
王军锋 [1 ]
顾利平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
静电雾化; 诱导电荷; 自由电荷; Rayleigh极限; 破碎; 电场强度;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5.01.042
中图分类号
O441.1 [电学];
学科分类号
0809 ;
摘要
为了研究静电场在雾滴表面极化产生的诱导电荷对雾滴破碎的影响,通过带电介质球理论模型分析了静电场中荷电雾滴表面的电场强度,推导了电位移、极化强度以及电场强度3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雾滴表面自由电荷以及诱导电荷表达式。研究分析了不同液体介质在不同雾滴粒径时表面达到最大电荷密度时的理论临界场强,并对柴油雾滴表面诱导电荷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典型电场强度下雾滴表面诱导电荷密度与最大电荷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空气临界击穿电场强度时,雾滴表面自由电荷与诱导电荷之和与Rayleigh极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静电场诱导的表面电荷对雾滴的破碎有着重要作用,雾滴极化后,在雾滴一侧表面总的电荷密度显著增强,使得雾滴表面局部区域电荷密度接近或者达到Rayleigh极限;同时,由于静电场的存在,雾滴将受到与电场强度方向一致的拉力,使得雾滴变成椭球体(趋向Taylor极限),增加了破碎的可能性。实际实验过程中,即使雾滴表面自由电荷和诱导电荷密度之和仍小于最大极限电荷密度,但由于Taylor极限、表面张力降低以及Reynolds数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雾滴仍将发生破碎。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物柴油雾滴静电破碎机理与实验研究 [J].
王贞涛 ;
王军锋 ;
顾利平 .
高电压技术, 2013, 39 (01) :135-140
[2]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设计与试验 [J].
贾卫东 ;
李成 ;
薛飞 ;
邱桂生 ;
王贞涛 .
高电压技术, 2012, 38 (05) :1078-1083
[3]   静电喷雾液滴破碎的理论边界条件研究 [J].
于水 ;
李理光 ;
胡宗杰 ;
邓俊 ;
栗工 .
内燃机学报, 2005, (03) :239-243
[4]   液体静电雾化现象及其应用 [J].
葛自良 ;
毛骏健 ;
陆汝杰 .
自然杂志, 2000, (01) :37-41
[5]  
静电技术原理[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鲍重光编, 1993
[6]  
静电实用技术手册[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罗宏昌等主编, 1990
[7]  
Modeling dielectric charged drop break up using an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 .2 Shrimpton,J.S.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 2008
[8]  
ANALYSIS OF THE MULTISIBLING INSTABILITY OF CHARGED LIQUID DROPS .2 Elghazaly,Hany M.A,Castle,G.S.Pe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