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构成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范巧佳
袁继超
牛应泽
汪良中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产量干物质; 杂交种; 常规种;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1998.03.010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表明,杂交油菜蓉油3号个体优势明显,其适宜种植密度可稍低,以发挥个体增产潜力,常规油菜中油821单株生产能力不及杂交油菜,生产上应适当密植,以发挥群体优势;种植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分枝的发生。有效角果数的多少而影响产量;在产量组成中一次分枝的贡献最大,促一次分枝的发生是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到成熟时干物质主要分配到角果,其中种子和果壳各占50%左右,其次为茎秆,根系占的比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J].
袁继超 ;
张显仲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57-61
[2]   几个油菜品种氮磷钾吸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范巧佳 ;
牛应泽 ;
倪苏 ;
袁继超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60-65+83
[3]   油菜杂交种和常规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吸收的比较 [J].
廖星,刘昌智,王江薇,金河成,陈仲西,李殿荣,冷锁虎,单玉华 .
中国油料, 1995, (03) :50-53
[4]   油菜密植增角的高产栽培模式 [J].
杨经泽 ;
徐育松 ;
田任久 .
中国油料, 1993, (02) :51-54
[5]   不同密度下油菜各结角部位对产量的贡献 [J].
何佩华 ;
沈仍愚 ;
陈铭荻 .
中国油料, 1990, (03)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