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小麦条锈病长期发生趋势估计
被引:1
作者
:
商鸿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商鸿生
机构
:
[1]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来源
:
病虫测报
|
1987年
/ 01期
关键词
:
毒性小种;
小麦品种;
菌系;
抗锈性;
条锈菌;
条锈病;
黄锈病;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主要的流行因素(一)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及其变化小麦锈菌毒性小种的典型消长过程可划分为三个连续阶段:(1)在抗病品种引入之前,锈菌的无性繁殖群体在许多位点,具有突变产生的毒性基因。具有毒性基因的小种适合度比具有非毒性基因的小种低,因而非毒性小种在群体中占优势。少数场合毒性小种适合度高于非毒性小种,有利于毒性选择作用,使毒性小种频率显著增高。也正因如此。人们不会种植具有匹配抗病基因的品种,这种“过量”毒性也就不可能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