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水稻稻曲病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6
作者
:
杜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杜义
王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王疏
褚茗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褚茗莉
徐慧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徐慧民
白元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白元俊
邵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邵雪
机构
:
[1]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
来源
:
病虫测报
|
1991年
/ 02期
关键词
:
稻曲病菌;
侵染;
稻粒;
初侵染源;
菌核;
水稻稻曲病;
稻曲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稻曲病首先在中国文学书上记载为稻曲球或黑绿色曲球,并且认为稻曲病的发生是丰产年的象征。稻曲病在1878年被 M.C.Cooke 定名为 Ustilago virens,Patouillakd(1887)根据采自日本的标本将该病原菌定名 Tilletia oryzae Patouillard。Brefeld(1895)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