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主体性人格培育

被引:1
作者
张志勇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主体性; 现代化; 现代人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只有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才会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体力、智力,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也只有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则贵在培育人的现代人格。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98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2001,
[2]  
主体论.[M].丰子义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4]  
列宁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60,
[5]   浅论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J].
张惠琴 .
学海, 1994, (03)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