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比对UniFed SBR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赵晨红
彭永臻
王淑莹
唐旭光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UniFed SBR工艺; 脱氮; 除磷; 碳氮比;
D O I
10.13227/j.hjkx.2008.05.012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UniFed SBR工艺试验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7组不同的进水碳氮比(2.75、4.28、5.7、6.5、6.97、8.08、11.19)对总氮、磷和COD去除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低于5.7时,TN去除率随C/N的升高而快速大幅度提高,从2.75时的43.6%升至5.7时的80.84%,之后继续提高C/N,由于不能进一步提高进水/排水阶段的脱氮率,只能提高曝气阶段由于同步硝化反硝化产生的脱氮率,所以TN去除率的提高变得缓慢.随着进水C/N的增加,聚磷菌可从进水中获得更多的有机碳源,进行PHB的合成和PO43-的释放,同时避免了NOx-对释磷产生的抑制作用,因而磷的去除率随C/N的增加而提高,且C/N越高,PAOs的释磷量和吸磷量越多,好氧吸磷速率越快,除磷效果越好.进水C/N的变化对COD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平均去除率为93.15%.当C/N大于6.97、有机负荷高于0.38 kg/(kg.d)时,污泥容积指数随C/N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产生由于低溶解氧和高负荷带来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引用
收藏
页码:1210 / 12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空气堰排水UniFed SBR工艺的微机自动控制研究 [J].
赵晨红 ;
彭永臻 ;
乔燕曦 ;
魏齐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03) :14-17+21
[2]   新型UniFed SBR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J].
赵晨红 ;
彭永臻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12) :14-16
[3]   SBR法处理生活污水时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与控制 [J].
陈滢 ;
彭永臻 ;
刘敏 ;
甘一萍 ;
王淑莹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105-108
[4]  
水污染治理新技术.[M].王宝贞;王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5]  
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D].王亚宜.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