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污染对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中云
闵航
吴伟祥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农药污染; 产甲烷菌; 甲烷排放通量; 黄松稻田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本文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施用杀虫剂(呋喃丹)、杀菌剂(多菌灵)和除草剂(丁草胺)后,对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0 84~42 14)×105cfu·g干土-1,(1 42~6 08)×10-6mol·g干土-1·d-1。低浓度的呋喃丹(1mg·kg干土-1)和丁草胺(1mg·kg干土-1)可增加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但加入的呋喃丹、多菌灵和丁草胺量分别大于10mg·kg干土-1、5mg·kg干土-1和10mg·kg干土-1时,对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7d时抑制作用最大,然后逐渐减轻,至28d时,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且加入量越大,农药在水稻田土壤中的滞溜时间也越长,对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的抑制作用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水稻土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数量与甲烷排放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J].
陈中云 ;
闵航 ;
陈美慈 ;
赵宇华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98-1505
[2]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杨永华 ;
姚健 ;
华晓梅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2) :23-25+47
[3]   果尔和丁草胺混合使用对水稻土厌氧细菌的影响 [J].
赵宇华 ;
陶建国 ;
陈美慈 .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05) :55-57
[4]  
Methanogens in paddy rice soil[J] . H. Min,Y.H. Zhao,M.C. Chen,Y. Zhao.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