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现实与前景——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7
作者
陈霄 [1 ]
温丙存 [2 ]
机构
[1] 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2] 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跨区域流转; 土地增值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发展权虽未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设置,但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扩张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具有渐进性特征,正深刻影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对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前景进行了一个框架性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因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异质性,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将存在迥异的发生机制。国有土地发展权可围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这一具象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农村土地发展权则可围绕特定的"发展权标准单位"这一虚拟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方案、机制设计、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 [J].
林坚 ;
刘松雪 ;
刘诗毅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6) :1-7
[2]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J].
余亮亮 ;
蔡银莺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8) :1445-1456
[3]   土地发展权:性质、特征与制度建设 [J].
朱一中 ;
杨莹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147-153
[4]   中国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分权的可持续性 [J].
刘明兴 ;
张冬 ;
史宗翰 ;
祝猛昌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1) :289-320
[5]   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土地发展权转让机制研究 [J].
刘红 .
商业研究, 2014, (04) :11-16
[6]   增长的局限与城市化转型——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交织逻辑 [J].
何鹤鸣 .
城市规划, 2012, 36 (11) :91-96
[7]   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入土地发展权的运作机制研究 [J].
杜茎深 ;
靳相木 .
中州学刊, 2012, (01) :39-44
[8]   统筹城乡实践的重庆“地票”交易创新探索 [J].
杨继瑞 ;
汪锐 ;
马永坤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4-9+22
[9]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 [J].
梅哲 ;
陈霄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3) :18-26
[10]   规划管制与土地发展权关系研究评述 [J].
张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10) :7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