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释义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8
作者
卢江
机构
[1]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制度诅咒; 资源重配; 系统性危机; 《资本论》手稿;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9.08.002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长期以来经济危机被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规律的外部表现,必然导致制度走向崩溃,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部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外壳炸毁"和"私有制丧钟敲响"论述,但是马克思在该部分写作时并没有明确提及"危机"。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对经济危机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经济危机持有制度性诅咒的认知,并抱以促进制度革命的过分期望。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能力日渐成熟,马克思改变了对经济危机内生性的单一认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必然消逝的危机消极性作用基础上,增加了危机作为资源重配和恢复正常利润率的必要强制手段新见解,同时指出系统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货币流回规律和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再研究 [J].
何干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1) :27-52+204
[2]   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表现形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对传导机制的考察 [J].
朱富强 .
经济学家, 2017, (06) :14-24
[3]   社会政策是摆脱经济危机的良策——国际金融危机再反思 [J].
郝宇彪 .
经济学家, 2013, (03) :42-48
[4]   马克思“货币流回规律”理论论述及其应用 [J].
卢江 ;
杨继国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3) :6-1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85
[6]  
《资本论》创作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苏]维·索·维戈茨基(В·С·Выгодсдкий), 198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
[8]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197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4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