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生态类型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28
作者
郭玉杰
王念英
赵军华
胡国文
唐健
吴进才
蒋金炜
陈俊炜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3] 江苏农学院
[4]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 节肢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系统分析; 害虫综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在浙江富阳、河南郑州、江苏句容和湖南长沙的连续田间调查,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依生态学上的营养关系分为植食类(害虫)、捕食类和寄生类(天敌)、以及腐生类和水生类(与水稻关系不甚密切,但可作为天敌的猎物)等。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种-丰盛度关系适于用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distribution)模型描述,单一作物生长季节中取样总计少于10个个体的物种所占比例为43.76%-71.91%。不同类群的相对丰盛度因地而异,且可是水生类的摇蚊(富阳早稻田)、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富阳晚稻、句容、长沙)、黑尾叶蝉(郑州)或腐生类的弹尾虫(句容)。多样性(以N_1表示)的高低顺序为郑州(28.56)>富阳晚稻(22.43)>句容91(11.08)>富阳早稻(6.43),句容92(6.80),和长沙(6.72)。极丰盛种所包括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量的比例在69%-80%之间,具有普遍性的丰盛种有猎物类的褐飞虱、白背飞虱、蚊类、弹尾虫以及捕食类的狼蛛、黑肩绿盲蝽和尖钩宽蝽等,构成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功能作用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