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李淳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四川东部; 石炭系; 碳酸盐岩; 成岩环境; 地壳运动; 次生孔隙;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川东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J].
李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5) :20-23+2-3
[2]   碳酸盐颗粒成岩变化的实验研究 [J].
高计元 .
沉积学报, 1986, (04) :119-127+143
[3]  
Distribution,chemistry,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origin & diagenetic carbonates;Magnussandstone,north Sea. Macaulay ,et al. JournalofSedimentary Petr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