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内涵与机制分析

被引:77
作者
杨志恒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城镇化;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伴随着城镇化的纵深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为重新解读和展望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从城乡关系的演变入手,追溯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源头,深入剖析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逻辑主线与动力机制,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镇与乡村资源要素流动为主线,通过产业、设施、制度与生态环境等领域融合加以实现,表现为经济上的协作联合、社会阶层上的相互认同、生态环境上的本底约束以及空间上的平等有序发展。在经济转轨、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不应被看做独立的过程,而应作为深层次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产物,强调城乡要素流动与互动影响,改变现有城乡分离、此消彼长的发展格局,共同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大城市规模的思想研究 [J].
邓杰 .
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5) :40-45
[2]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兼谈城乡融合的五种模式 [J].
陈艳清 .
中国农垦, 2015, (09) :30-32
[3]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李文宇 .
财经科学, 2015, (06) :71-83
[4]   中国城镇化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 [J].
韩康 .
人民论坛, 2013, (15) :32-35
[5]   “城乡融合”理论视阈下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 [J].
祖晨阳 ;
郭环洲 .
学术交流, 2012, (06) :132-134
[6]   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城乡空间融合对策探索 [J].
孟祥林 .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 (04) :3-8
[7]   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 [J].
黄瑛 ;
张伟 .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5 (10) :74-79
[8]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J].
韩俊 .
改革, 2009, (11) :5-14
[9]   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 [J].
叶超 ;
陈明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34-39
[10]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J].
蔡云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