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的不平衡理论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平衡发展思想

被引:2
作者
李良明
罗时平
毛成
封肖平
机构
[1] 江西省上饶地委党校
关键词
不平衡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不平衡性; 不平衡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 邓小平; 社会主义建设; 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 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正>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平衡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认清中国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征和各种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由此而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发生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列宁的这一思想给予毛泽东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革命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中发生与发展的.那么,中国的不平衡状态表现在哪里呢?从大革命开始,毛泽东就将他的视角转到了农村,关注着构成中国社会不平衡状态的最基本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 .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