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地面主破裂带及地震成因探讨

被引:33
作者
王景明
郑文俊
陈国顺
杨文田
陈国林
潘祖寿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
[2] 天津地震局
[3] 山西地震局
[4] 开滦唐山矿
[5] 河北地震局
[6] 宁夏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 发震构造; 深断裂; 裂缝带; NNE; 主破裂; 成因探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十一度,通过震中区沿华夏系陡河断裂长10公里的地震裂缝带:当日滦县又发生7.1级强余震,震中烈度九度,通过震中沿滦县西断裂产生9公里长的孤形地震缝带。两次地震裂缝以张扭性为主,其组合型式有多字型、斜列式,锯齿状等三种,反映运动的方式以水平运动为主,前者顺时针扭距最大1.53米,两者的垂直落差0.1~0.8米。地震裂缝出现的位置、力学性质、活动方式分别与陡河断裂和滦县西断裂一致;余震区长轴,由面波得到的断面走向与由物探、地面形变与卫星象片工作中发现的走向NE50°的华夏系深断裂一致;由地面形变与地震波两种资料定出的平均错距相差大于473厘米。从这几方面看这条深断裂,震前出现无震蠕动,与震前一年沿陡河断裂出现多起宏观蠕动现象一致,表明这两次地震就是华夏系深断裂蠕动,分别牵动新华夏系陡河断裂和滦县西断裂运动的必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50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