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

被引:32
作者
左晓斯
机构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性; 乡村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皆源于对现代性阴暗面的揭示或意识,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性与作为一种行动的乡村旅游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密切关系、通达性或不谋而合。乡村旅游的命运取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较量 无论较量的结果如何,它的最终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于阳朔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J].
李肇荣 .
社会科学家, 2003, (01) :36-39
[2]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 [J].
何景明 ;
李立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5) :125-128
[3]   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 [J].
何兰萍 .
社会, 2002, (10) :10-12
[4]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J].
李应民 .
现代哲学, 2000, (02) :19-24
[5]   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 [J].
曹天予 ;
曹南燕 ;
范岱年 .
哲学研究, 2000, (02) :11-19+77
[6]   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J].
王宁 .
社会学研究, 1999, (06) :93-102
[7]   现代性、后现代性或者资本主义? [J].
E.M.伍德 ;
宁跃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3) :35-40
[8]   理解后现代性与现代性 [J].
邹诗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02) :7-13
[9]  
可选择的现代性[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rg)著, 2003
[10]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 , (英)迈克·费瑟斯通(MikeFeatherstone)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