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

被引:62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133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219 +219-2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 [J].
周亚虹 ;
蒲余路 ;
陈诗一 ;
方芳 .
经济研究, 2015, 50 (06) :147-161
[2]   中国产业政策的最优实施空间界定——补贴效应、竞争兼容与过剩破解 [J].
黄先海 ;
宋学印 ;
诸竹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57-69
[3]   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J].
任曙明 ;
张静 .
管理世界, 2013, (10) :118-129
[4]   产业政策一定有效吗?——基于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舒锐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3) :45-54+63
[5]   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J].
张同斌 ;
高铁梅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58-70
[7]   干预抑或不干预?——围绕政府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J].
张鹏飞 ;
徐朝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4) :28-35
[8]  
产业政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8
[9]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冉冉, 2015
[10]  
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聂辉华,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