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
作者
周光智
机构
关键词
登革病毒; 靶细胞; 原发性; 登革热病毒; DHF; 出血热;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登革出血热(DHF)的发病机制曾有两种主要学说:二次感染说和病毒毒力说。现在大多数人主张,DHF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二次感染,其他因素如病毒毒力和宿主特征等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DHF是病毒、宿主和宿主免疫应答互相作用的结果,二次感染登革病毒的DHF患者只占2%~4%。媒介密度高、病毒循环量大、易感人群多是出现DHF流行的必备条件,而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是DHF的决定因素,个体因素(如性别、种族及慢性病等)使DHF在特定种族或/和年龄组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抗体的存在是个体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就DHF流行而言,则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个体危险因素只决定了二次登革感染者是否出现DHF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