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反贫困

被引:3
作者
李明生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农村; 反贫困; 小康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 2 1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使我国农村反贫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阶段性。在这个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使农村贫困具有新的特点 ,市场机制作为双刃剑诱发贫困的作用加强 ,尤其是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 ,使农民增收缓慢 ,甚至减收。因此 ,农村的致贫因素发生了新的转移 ,带上了市场机制的沉重印记 ;鉴此 ,新时期农村反贫困要有新的思路 ,要更多地利用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发挥农村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贫困人口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 ,同时 ,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和化解市场机制的致贫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J].
陈红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4) :38-39
[2]   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的困惑及调整思路 [J].
杨军 .
甘肃理论学刊, 2001, (01) :50-53
[3]   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反贫困的措施及对策 [J].
许察金 ;
廖明质 .
农村经济, 2001, (01) :28-29
[4]   21世纪初叶中国贫困形势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J].
安树伟 .
中州学刊, 2001, (01) :58-60
[5]   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与对策 [J].
彭劲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56-60
[6]  
贫困与饥荒[M]. 商务印书馆 ,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