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

被引:153
作者
杨强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中国; 体育旅游; 述评; 展望;
D O I
10.16470/j.csst.2011.05.005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以文献述评为基础,首先简要回顾了2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历程;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体育旅游类型分类、体育旅游专项规划和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对20年来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述评和研究。提出了:1)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本质属性关键看体育,旅游仅是其一般属性;2)体育旅游概念在"体育"属性上的清晰界定,将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3)体育旅游不仅属于旅游业,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体育旅游资源类型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康体型、观光型和赛事型三种类型;5)体育旅游的研究范畴应从"体育旅游资源"向"体育游憩资源"深化拓展;6)体育旅游规划应向体育旅游"专项游憩规划"和"中高端业态规划"方向深化;7)体育旅游发展对策需从产业融合的经济视角挖掘其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与障碍等观点与建议。最后从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国家政策以及部门"十二五"规划对体育旅游的大力发展措施上,展望了中国体育旅游未来的研究前景、研究内容框架体系和旅游院校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0+115 +1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2020) [J].
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 ;
刘德谦 .
旅游学刊, 2011, 26 (03) :93-94
[2]   从最新产业政策看体育旅游业如何健康发展 [J].
杨强 .
环球体育市场, 2010, (06) :14-15
[4]   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 [J].
金银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06) :27-29+33
[5]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J].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0, 25 (10) :13-17
[6]   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 [J].
杨强 .
体育科学, 2010, 30 (09) :12-17
[7]   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J].
宋杰 ;
孙庆祝 ;
刘红建 .
中国体育科技, 2010, (05) :139-145
[8]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 [J].
张卉 ;
朱永亮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08) :54-60
[9]   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J].
王辉 .
体育与科学, 2010, 31 (04) :59-64
[10]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 [J].
井玲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07)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