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玉米对间作大豆和花生边行效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向前 [1 ]
黄国勤 [2 ]
卞新民 [1 ]
赵其国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玉米; 豆科作物; 间作; 边行效应; 叶绿素; 叶面积指数; 根干重;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565.1 [大豆]; S565.2 [花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深入了解间作豆科作物的边行效应,研究了低施氮肥条件下(50 kg·hm-2)玉米对间作大豆和花生边行(叶绿素、叶面积指数、根干重、根瘤、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间作大豆和花生边1行和边2行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均高于其单作,而边3行与单作相比变化不明显。间作同样可以增加大豆和花生不同生育时期边1行和边2行的叶面积指数,而对边3行无明显影响,且间作的效果小于该施氮水平。不施氮条件下,间作大豆边1行和边2行的单株根干重高于单作14.7%和2.8%,间作花生边1行和边2行高于单作16.5%和3.1%;施氮条件下,间作大豆边1行和边2行的单株根干重高于单作11.3%和1.3%,间作花生边1行和边2行高于单作13.5%和4.6%,而边3行与单作相比无明显变化,且该施氮肥的效果大于间作。间作同样可以增加大豆和花生边1行和边2行成熟期的单株根瘤数和根瘤重,而对边3行无明显影响,而该施氮水平对根瘤数和根瘤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氮肥和间作可以改善大豆和花生的农艺性状,以施氮肥条件下边1行优势最为明显。不施氮肥和施氮肥条件下间作大豆和花生边1行和边2行的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及行产量皆高于相应单作,并以边1行为最高,而边3行与单作相比变化不明显,且施氮肥在改善大豆和花生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方面的效果大于间作。因此本试验得出间作边行优势效应为边1行>边2行>边3行(单作),且施氮肥的效果大于间作边行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010 / 10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钟栋主编, 1989
[12]   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磷对作物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J].
张礼军 ;
张恩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2) :222-224
[13]   套种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变化分析 [J].
罗家传 ;
韦胜利 ;
朱高纪 ;
张伟 ;
吴秋艳 ;
孙艳华 .
种子, 2005, (07) :83-85
[14]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965-973
[15]   两种间作体系中养分竞争与营养促进作用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92-95
[16]   边行优势在花生套种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少泽 ;
甄志高 ;
吴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04) :616-621
[17]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J].
宋日 ;
牟瑛 ;
王玉兰 ;
吴春胜 ;
郭继勋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83-86
[18]   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J].
左元梅 ;
李晓林 ;
王永歧 ;
曹一平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2) :153-159
[19]   玉米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J].
马骥,马淑云,程寅生,毛建昌,白世斌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