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滩涂Na元素含量对植物多样性和优势度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李侠 [1 ]
于明坚 [2 ]
慎佳泓 [2 ]
胡仁勇 [3 ]
李铭红 [1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滩涂湿地; 植物多样性; 土壤钠元素含量; 优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钠元素是滩涂湿地土壤盐分的最主要成分。利用样方法调查了杭州湾滩涂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以及土壤钠含量对植物多样性和优势度的影响,用相关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海塘内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海塘外,有11种植物,优势植物是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且互花米草的优势度要高于芦苇;但是在海塘外的自然滩涂,则只出现3种植物,主要优势植物是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xmariqueter),芦苇则较为少见。在海塘外的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混合群落中,海三棱藨草的优势度要高于互花米草。(2)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和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指数均与土壤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分别为y(Margalef指数)=-0.05x+1.608(R2=0.732,P<0.01,n=10),y(Simpson指数)=-0.038x+1.214(R2=0.926,P<0.01,n=10)。(3)海塘内互花米草的重要值与土壤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y=0.033x-0.007(R2=0.802,P<0.01,n=10);而芦苇重要值则与其呈极显著负相关,y=-0.013x+0.419(R2=0.607,P<0.01,n=10)。在海塘外的混合群落中,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的重要值与土壤钠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4)随着(海塘)围垦时间的延长,其物种多样性呈现增大的趋势,中生植物更为丰富,而盐生植物逐渐萎缩。
引用
收藏
页码:4603 / 46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杭州湾和乐清湾滩涂围垦对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慎佳泓 ;
胡仁勇 ;
李铭红 ;
丁平 ;
于明坚 ;
丁炳扬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 (03) :324-328+332
[2]   杭州湾海涂造林后土壤盐分和水分动态变化 [J].
何贵平 ;
陈益泰 ;
黄一青 ;
范林洁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2) :257-260
[3]   南中国海地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J].
兰竹虹 ;
陈桂珠 ;
廖岩 ;
彭逸生 .
生态科学, 2006, (01) :13-16
[4]   灵昆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析 [J].
葛宝明 ;
鲍毅新 ;
郑祥 ;
程宏毅 .
生态学报, 2005, (11) :245-251
[5]   灵昆岛围垦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葛宝明 ;
鲍毅新 ;
郑祥 .
生态学报, 2005, (03) :446-453
[6]   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的生长特征和相对竞争能力 [J].
陈中义 ;
李博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5, (02) :130-136
[7]   北京市杨镇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重要值的研究 [J].
蒋政权 ;
洪剑明 ;
胡东 .
湿地科学, 2004, (03) :213-219
[8]   土壤盐渍化对盐生植被的影响 [J].
徐恒刚 ;
刘书润 .
内蒙古草业, 2004, (02) :1-2
[9]   西北地区地下水对植被生存演替的作用 [J].
汤梦玲 ;
徐恒力 ;
曹李靖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79-82
[10]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土壤水盐变化与作物的关系 [J].
李新 ;
李国振 .
干旱区地理, 1997, (04)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