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乳地鼠的致死性感染
被引:6
作者
:
柴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北京
柴建国
姚楚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北京
姚楚铮
机构
: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北京
来源
:
病毒学报
|
1991年
/ 03期
关键词
:
乳地鼠;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动物模型;
D O I
: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0689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出生24小时的乳地鼠,经腹腔(ip)、肌肉(im)及皮下(sc)接种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A-16株,均可引起系统性感染,导致急性发病死亡。皮下接种组的存活时间比腹腔和肌肉注入者稍长。接种病毒时的鼠龄与死亡率相关,3日龄的乳地鼠感染后全部死亡,9日龄乳地鼠的病死率则为50%。甲免疫组化法检查病毒分布表明,全身各器官中均存在特异性病毒抗原,其中尤以脑、肺、肾的病毒抗原量最多。各器官的病理变化基本上与EHF病毒抗原的组织定位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4+296 +296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