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西藏怒江河谷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37
作者
杜军 [1 ]
杜军 [2 ]
翁海卿 [3 ]
袁雷 [2 ]
马鹏飞 [2 ]
拉巴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3]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关键词
怒江河谷盆地; 气象要素; 变化趋势; 纬度和海拔高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71-2008年西藏怒江流域9个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了近40a怒江流域年、季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计算讨论了变化趋势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结果表明:近40a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26oC/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增暖趋势比中国东北和西北弱,比淮河和华南强,与青藏高原相近。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出现了增高的趋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表现为一致的减小趋势,为-0.13~-0.57oC/10a;年降水量以21.0mm/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各季降水均呈现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平均每10年减少31.7h,以夏季减幅最突出,减幅比黄河流域、青藏高原东侧大;地温升高明显,流域上游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呈显著变浅趋势,以安多最明显。日照时数与降水量负相关显著,与夏、秋季大气水汽压呈显著的负相关;大部分站点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大气水汽压的显著增加和降水量的增多关系密切。总云量与日较差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夏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的变化不是总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海拔高度的上升,年平均气温升温幅度在加大,年降水量增幅也增大。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仅与经度有着很好的正相关,随着经度的增加,冬季和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幅都在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J].
丁一汇 ;
张莉 .
大气科学 , 2008, (04) :794-805
[2]   西藏地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胡军 ;
杜军 ;
边多 ;
左慧林 ;
格桑 ;
杨勇 .
地理学报, 2007, (09) :925-934
[3]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张雪芹 ;
彭莉莉 ;
郑度 ;
陶杰 .
地理学报, 2007, (09) :959-969
[4]   近40年那曲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变化特征 [J].
毛飞 ;
卢志光 ;
郑凌云 ;
张佳华 .
气象, 2006, (09) :77-83
[5]   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 [J].
买苗 ;
曾燕 ;
邱新法 ;
高苹 ;
王萧宇 .
气象, 2006, (05) :62-66
[6]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J].
王颖 ;
施能 ;
顾骏强 ;
封国林 ;
张立波 .
大气科学, 2006, (01) :162-170
[7]   青藏铁路沿线地面气温和地温的年际变化趋势及与地形的关系 [J].
李栋梁 ;
柳苗 ;
钟海玲 ;
吴青柏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94-699
[8]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及其质量控制 [J].
李铁 ;
邹立尧 ;
国世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S1) :164-167
[9]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10]   近40年中国暖季日气温及其异常强度变化趋势 [J].
林祥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3, (S1)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