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1953年~2006年

被引:11
作者
石磊 [1 ]
彭恒文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 结构变动; 资本深化; 技术进步;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8.09.004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和HP滤波分别测算了中国铁路运输业1953年2006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趋势及原因。分析表明:(1)1998年以前,TFP增长率涨跌交替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8年以来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改革开放以来的产出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3)制度因素、结构变动、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可以作为TFP增长率变动的一种解释,但技术进步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TFP的增长;(4)产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在于技术进步,当前推行的投融资机制改革需要在确保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J].
徐盈之 ;
赵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45-52
[2]   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 [J].
金相郁 .
经济评论, 2007, (05) :107-112
[3]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J].
杨向阳 ;
徐翔 .
经济学家, 2006, (03) :68-76
[4]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朱钟棣 ;
李小平 .
世界经济, 2005, (09) :51-62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6]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9]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10]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