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水平

被引:15
作者
罗春华
廖清奎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病例; 抗体; 血小板异常; 小儿; 病因学; 病原学; 疾病学;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颅内出血; 外周血; 血小板数; 发病机制; 血小板膜糖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46 [];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年发病率为小儿群体的4/10万~8/10万[1]。小儿病例多为急性型。急性ITP病例中7%~28%可转为慢性型[1,2]。一、关于诊断、治疗问题1987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了“特...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J].
钱新宏 ;
张笑飞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8, (04) :27-29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受体研究 [J].
李晓辉,罗春华,廖清奎 .
中华儿科杂志, 1994, (03)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