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机理分析:2001-2010

被引:34
作者
王国刚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目标; 实现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对2001—2010年1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实现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10年间尽管发生了3次幅度较高的物价上涨,但它们均非由货币政策较宽松引致。因此,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有效防止了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所引致的严重通货膨胀发生;中间目标数量逐步向"新增贷款"等指标收敛,显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目标趋于成熟。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需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以CPI中的非食品类指数走势为稳定物价和保持币值稳定的基本政策抓手;二是按照交易货币和储藏货币各自的特性,重新调整货币口径;三是逐步将人民币汇率纳入中间目标的调控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42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2001—2010 [J].
王国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62-82+206
[2]   物价变动并非总是货币政策的函数 [J].
王国刚 .
经济学动态, 2009, (10) :29-35
[3]   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J].
范从来 .
金融研究, 2004, (06) :123-129
[4]   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 [J].
姜波克 ;
朱云高 .
上海金融, 2004, (04) :4-7
[5]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J].
奚君羊 ;
刘卫江 .
财经研究, 2002, (04) :3-8
[6]  
通往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M].陆磊;张怀清译;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布鲁斯·格林沃尔德(BruceGreenwald)著;.中信出版社.2005,
[7]  
货币制度理论.[M].(美)劳伦斯·H.怀特(LawrenceH.White)著;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货币政策规则.[M].钱小安著;.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