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轮作在解决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耕地土壤遭受严重污染、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两大关键问题时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耕地轮作是保证持久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手段。耕地轮作要求我国必须从以往单一考虑粮食自给率转向兼顾粮食自给率和农业种植结构基本安全两个层面上来,树立农作物多样性的粮食安全结构观。这也要求粮食安全指标要从谷物自给率转向更能体现种植结构多样性的宽保障口径的综合粮食自给率。目前谷物的过高自给率是以谷物之外作物的低自给率(即低综合粮食自给率)以及相应的耕地轮作受到抑制为代价。当前耕地轮作存在如下问题:东北平原一种粮食作物常年连作成为主导;粮食生产集中度过高,小麦生产表现的最为突出;单一的轮作模式常年连作;从轮作程度上看,整体明显偏低,三大粮食主产区长江流域最高,其次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最低。从总体上看,各地区应推行一种主导生态轮作方式辅助另外一种以上轮作方式的多样化轮作模式。东北平原推行玉米、水稻与大豆,或者大豆与小麦的主导轮作方式,辅助于玉米、水稻与小麦、青饲料等轮作,或者辅助于大豆与马铃薯、青饲料等轮作。华北平原推行粮食作物与豆科作物,或者与甘薯、苜蓿等青饲料轮作。长江流域推行水稻与油菜、小麦、绿肥及青饲料等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