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消费型碳排放的差异分析

被引:4
作者
耿丽敏 [1 ,2 ]
付加锋 [2 ]
宋玉祥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影响研究中心
关键词
消费型碳排放; 空间差异; 东北三省; 投入产出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当前,碳排放配额与碳排放责任划分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消费型碳排放核算体系能够更好的解决国际贸易间的碳泄漏,更加具有公平性。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和碳排放大国,国内各省间贸易关系非常复杂。因而,基于消费视角研究各省的碳排放对各省准确把握碳排放量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消费型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内省际间消费型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对东北三省碳排放空间的差异性进行剖析,揭示了消费型碳排放量和生产型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异。研究显示,黑吉辽三省的消费型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明显,并且出口和调出隐含碳排放量在各省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甚至高于50%。通过本研究以期对省级行政单位的碳排放核算和节能减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45 / 14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三省碳排放区域格局研究.[D].佟震.东北师范大学.2010, 02
[2]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2000-2009年——基于国内消费视角的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J].
马述忠 ;
陈颖 .
财贸经济, 2010, (12) :82-89+145
[3]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J].
李艳梅 ;
付加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53-57
[4]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张友国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87-1310
[5]   贸易中隐含碳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 [J].
黄敏 ;
伍世林 .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 11 (02) :77-80
[6]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J].
魏本勇 ;
方修琦 ;
王媛 ;
杨会民 ;
张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413-419
[7]   应对国际CO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J].
刘燕华 ;
葛全胜 ;
何凡能 ;
程邦波 .
地理学报, 2008, (07) :675-682
[8]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 [J].
齐晔 ;
李惠民 ;
徐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8-13
[9]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 [J].
李丽平 ;
任勇 ;
田春秀 .
环境保护, 2008, (06) :62-64
[10]   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翟凡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02)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