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的运聚特征

被引:5
作者
魏永佩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3] 不详
关键词
运移; 聚集; 天然气; 大中型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重点盆地大中型气田天然气的运聚具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特点:区域构造运动是造成天然气运移的决定性控制因素;流体势决定天然气运移的方向和聚集的场所。在断陷盆地中,天然气以垂向和阶梯状运移为主;在克拉通、前陆斜坡和大型坳陷盆地中,天然气以侧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也起重要作用。断裂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异常压力是高压盆地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地热对热盆天然气的运移具有一定的影响;盆地的上倾方向和古隆起是天然气运移的指向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J].
张守安 ;
吴亚军 ;
佘晓宇 ;
冯昌寿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1) :15-17+72
[12]   南海西部莺—琼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分析 [J].
董伟良 .
天然气工业, 1999, (01) :31-35+14
[13]   莺—琼盆地温压场与天然气运聚关系 [J].
杨计海 .
天然气工业, 1999, (01) :63-67+17-18
[1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特征分析 [J].
王震亮 ;
陈荷立 ;
王飞燕 ;
郑承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3-5
[15]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运聚系统与运聚模式 [J].
柳广弟 ;
黄志龙 ;
郝石生 ;
周兴熙 .
沉积学报, 1998, (01) :58-63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屿涛 ;
蒋少斌 .
沉积学报, 1997, (02) :70-74
[17]   板桥凹陷古流体势与油气运移聚集史研究 [J].
李延钧 ;
陈又才 ;
杨远聪 ;
朱江 ;
张茂林 ;
梅海燕 ;
于志海 ;
杨池银 ;
廖前进 .
沉积学报, 1996, (04) :95-102
[18]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流体势模拟及烃类运移特征 [J].
钱晓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4) :309-313+414
[19]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与运移时间和运移方向的确定与勘探方向 [J].
赵孟为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4) :34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