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羊草草原盐碱斑的自然恢复

被引:7
作者
郭继勋
孙刚
马文明
吴立勋
张福贵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
[2] 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站
关键词
羊草草原;盐碱斑;自然恢复;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1998.02.016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对羊草草原盐碱斑的成因及其自然恢复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盐碱斑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可以看出反映盐碱化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盐碱斑明显高于羊草群落,而反映土壤营养状况的几个指标则明显低于羊草群落.因此,草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的成因是人们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盐碱斑的自然恢复速度呈指数形式,并受微地形的影响,自然恢复速度平均为1766%每平方米每年,小面积盐碱斑完全恢复到羊草群落大约需要5~6年.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