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52
作者
辛惠普
马汇泉
刘静茹
张云鹏
刘义才
张新德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 红兴隆农场管理局
[3]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初步研究; 镰刀菌; 燕麦; 腐霉菌; 克菌丹; 多菌灵; 麦类作物; 杂环类杀菌剂; 保卫田; 感染指数; 病情指数; 大豆根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豆根腐病在黑龙江省各农场发生普遍,一般减产10%左右,是一个新的严重威胁大豆生产的病害。此病系由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从种子萌发后7—10天即可侵染幼根,以后随着生育期加长,病情逐渐加重,花荚期达到高峰。发病与土壤温度、湿度关系密切,同时,受茬口、栽培方式、肥料种类及根部害虫危害影响。大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但尚未发现高抗品种。在药剂防治方面,多菌灵与福美双或克菌丹混合拌种,对提高保苗率、减轻病情作用较大。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suchiya S,Kodama F,Akai J,Muramatsu. Y. Annals of the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78
[2]  
Soybeans affected by early root rot. Suhovecky. A. J,A. F. Schmitthenner. Ohio Farm home res .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