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光合作用光响应典型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63
作者
钱莲文 [1 ,2 ]
张新时 [1 ]
杨智杰 [3 ]
韩志刚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泉州师范学院
[3]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光合响应; 光响应特征参数; 模型拟合; 常绿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响应曲线是判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方法,通过曲线可以获得植物光合特性的相关生理参数,但不同模型提取的光响应参数和指标存在差异。本文选择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两种指数曲线模型,分别对3个品系常绿杨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曲线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并对光饱和点(LSP)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用巨尾桉光响应数据对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直角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及暗呼吸速率(Rd)值高于指数模型拟合值,且直角双曲线拟合的各参数均比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各参数的值大,而两指数模型各参数拟合值基本一致;在LSP计算方法中,用光通量200μmo.lm-2.s-1以下的点拟合的Pn-I直线与其它模型相结合得到光饱和点的方法不可靠,会使计算结果明显偏小,用接近最大总光合速率Pmax一定比例的方法估计LSP也存在较大偏差,而P’max由于消除了Rd的影响,计算光饱和点时各模型的估计比例相对固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LSP估计方法,初步得出直角、非直角及指数模型用P’max来估计光饱和点时应选取的比例分别为(78±1)%、(82±1)%及(96±1)%。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光合作用对光和二氧化碳响应的观测方法探讨 [J].
陈根云 ;
俞冠路 ;
陈悦 ;
许大全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 (06) :691-696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J].
张弥 ;
吴家兵 ;
关德新 ;
施婷婷 ;
陈鹏狮 ;
纪瑞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575-1578
[3]   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J].
宋清海 ;
张一平 ;
郑征 ;
于贵瑞 ;
孙晓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961-966
[4]   几种南亚热带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响应 [J].
张进忠 ;
林桂珠 ;
林植芳 ;
彭长连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5) :413-418
[5]   濒危植物银杉幼树对生长光强的季节性光合响应 [J].
张旺锋 ;
樊大勇 ;
谢宗强 ;
蒋晓晖 .
生物多样性, 2005, (05) :387-397
[6]   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在光合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J].
刘宇锋 ;
萧浪涛 ;
童建华 ;
李晓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76-79
[7]   柃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J].
应叶青 ;
吴家胜 ;
戴文圣 ;
黎章矩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04) :8-12
[8]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J].
冯玉龙 ;
曹坤芳 ;
冯志立 ;
马玲 .
生态学报, 2002, (06) :901-910
[9]   策勒高产棉实验区两种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期气体交换特征的比较 [J].
邓雄 ;
李小明 ;
曾凡江 ;
张希明 .
棉花学报, 2001, (06) :361-366
[10]   18年生杉木不同部位和叶龄针叶光响应研究 [J].
张小全 ;
徐德应 .
生态学报, 2001, (03) :40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