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主成分分析法在辽河三角洲景观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杨翠芬
田村正行
机构
[1]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关键词
差分主成分分析法; 景观变化; 分类后比较法; LANDSAT/TM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差分主成分分析法是应用遥感数据检测景观变化的一种新方法。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我们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改进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图像差值法,提出了差分主成分分析法。并以辽河三角洲地区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 与传统的检测法—分类后比较法相比,差分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总检测精度为0.89,Kappa指数为0.82;(2) 在1984~2000年的16年间,辽河三角洲地区有近22%的景观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芦苇湿地的减少、水稻田的增加以及城镇用地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5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stacked multi-temporal imag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rapid urban expans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J].
Li, X ;
Yeh, AG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8, 19 (08) :1501-1518
[2]  
Procedures for change detection using Landsat digital data.[J].Philip J. Howarth;Gregory M. Wickwa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81, 3
[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史培军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4]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肖笃宁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