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

被引:63
作者
石建省 [1 ]
李国敏 [2 ]
梁杏 [3 ]
陈宗宇 [1 ]
邵景力 [4 ]
宋献方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资源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长期的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了复杂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国家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在大量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近5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揭示了包气带结构变化影响下包气带水力参数的变化,研究了深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咸水移动和资源量转换机理;利用改进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2001—2010年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计算了最新的地下水资源量。分析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给出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优化调控途径,目前正在以高精度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为核心,模拟各区的地下水优化调控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上海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与地面沉降系统调控对策研究.[D].龚士良.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
  • [2] 秦皇岛洋戴河平原海水入侵调查与研究.[D].左文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08
  • [3] Direct observation of complex Tóthian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in the laboratory.[J].Xing Liang;Yu Liu;Menggui Jin;Xingchen Lu;Renquan Zhang.Hydrological Processes.2010, 24
  • [4] Heterogeneous soil water flow and macropores described with combined tracers of dye and iodine.[J].Kang Wang;Renduo Zhang.Journal of Hydrology.2010, 1
  • [5] Survey and Research on Seawater Intrusionin the Yandaihe Plain of Qinhuangdao City..ZUO Wen-zh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6,
  • [6]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Model for the Plain of Tianjin.[J].Yali Cui;Chen Su;Jingli Shao;Yabin Wang;Xiaoyuan Cao;.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4, 03
  • [7] 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识别方法研究——以华北平原为例
    费宇红
    张兆吉
    郭春艳
    王春晓
    雷廷
    刘瑾
    [J]. 地球学报, 2014, 35 (02) : 131 - 138
  • [8]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J]. 地球学报, 2014, 35 (01) : 1 - 5
  • [9] 包气带弱渗透性黏土透镜体对降雨入渗补给影响的数值模拟
    霍思远
    靳孟贵
    梁杏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 (05) : 1579 - 1587
  • [10] 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漏斗演化与供水策略分析
    韩占涛
    王平
    张威
    夏文则
    马丽莎
    李亚松
    张发旺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 40 (05) : 29 - 33